登录 注册
APP下载

浙交汇APP

微信

浙交所微信公众号

浙交汇微信公众号

政策与新闻
浙江省国资委关于印发浙江省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 2024-01-22       

转载自:浙江省国资委

 浙江省国资委关于印发

浙江省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评价

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省属企业、委直属单位

《浙江省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评价暂行办法》已经省国资委党委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国资委

202112  


 

浙江省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评价

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积极稳妥推进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重要突破口作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根据浙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浙江杭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省属企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专项行动方案工作安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省属企业通过符合《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国发〔201554号)规定方式,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施改革行为。本办法所称省属企业,是指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集团本级),及其出资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各级企业(以下简称所属企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评价(以下简称后评价),是指在省属企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并运行一定时间段之后,对其改革的决策过程、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和后续影响进行系统全面分析评价。

第四条  省国资委依照本办法规定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以事实为依据,通过纵向对比、行业对比等方法,对企业混改举措和实际成效进行全面客观分析评价。省属企业应对被评价项目做好客观全面分析自评,提供准确、客观、完整的评价信息,支持协助做好后评价相关工作。

第二章  评价对象

第五条  省国资委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后评价工作,原则上每两年开展一次。每次根据后评价重点,选取510户已完成混改并运行满1个完整年度以上的企业开展后评价。具体后评价工作由省国资委根据情况成立工作专班或委托专业咨询机构作为评价实施主体开展。

第六条  省国资委根据重要性和覆盖面要求,通过重点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方式确定后评价对象。重点检查包含省属企业纳入国家专项改革工程试点的实施混改企业、员工持股试点企业、省级科改示范行动实施混改企业等重点混改项目。随机抽查对象选取标准兼顾企业功能定位、规模效益、所处行业、管理层级、混改方式、完成时间等方面。

第七条  通过工作专班开展后评价的,可以组织相关企业人员、监事,分成若干组交叉实施,工作专班应包含企业改革、财务、法律等相关工作人员。委托的专业咨询机构应具备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和混改相关工作操作经验,以确保后评价工作取得较好质量与成效。

第八条  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开展后评价时,可依法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等方式确定受托方,并依法签订后评价委托合同,约定评估内容、方式方法、程序进度、评估费用、违约责任、保密要求等事项。专业咨询机构应向委托方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后评价报告等相关资料。

第九条  省国资委将结合数字化改革要求,建立健全混改企业数据信息系统,完善混改企业动态监测机制,构建日常跟踪和重点单位后评价相结合的混改企业监测评价工作体系。

第三章  评价内容

第十条  后评价主要围绕企业主体评价、投资者评价、员工评价、客户评价四个维度开展,对首次开展后评价企业需要开展混改实施过程专项评价。

第十一条  企业主体评价围绕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四个方面,重点对混改前后企业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激发国有企业活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等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及产生效果进行评价。

1.完善治理。评价企业在党建引领、治理能力优化、制度体系优化、资本结构优化、监管机制优化等方面情况。

2.强化激励。评价企业在团队能力建设、人才培育引进、激励措施、激发创新等方面情况。

3.突出主业。评价企业在战略实现、协同发展、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品牌提升等方面情况。

4.提高效率。评价企业在财务绩效提升、管理效能提升、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等方面情况。

第十二条  投资者评价由国有控股股东以外其他具有代表性股权投资者(包括重要投资者或中小投资者)评价混改前后企业在决策质量、运营效能、投资回报、沟通机制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变化情况。

1.参与治理决策。评价股东和董事作用发挥、权益保障、参与企业决策等方面情况。

2.投资收益与协同。评价企业经营效益、资本回报、分红情况、协同效应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方面情况。

3.经营机制改善。评价企业在经营效能改善、管理水平提升、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机制转换等方面改善情况。

4.沟通机制与信息披露。评价股东沟通与信息披露机制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等方面情况。

第十三条  企业员工评价从公司管理层、中层和职工代表三个层面中,均匀随机选取企业员工代表(总数不少于10名),对混改前后企业在文化认同、管理效能、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变化情况进行评价。

1.文化认同。由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管理方式等方面认同情况进行评价。

2.管理效能。由企业员工对企业管理效能、运行效率、经营效益、团队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

3.工作满意度。由企业员工对企业薪酬分配、工作满意度、人文关怀等方面满意度进行评价。

第十四条  客户评价按照公司业务收入占比靠前和随机抽取两种类型,选取客户代表(合计不少于10人),对混改前后企业及员工在满意度等方面变化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对企业承诺履约、形象口碑、客户信赖、产品(服务)质量等方面是否满意进行评价。

第十五条  根据混改企业实际,后评价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混改前后指标对比和行业对标分析等方法进行。相关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省属企业混改后评价主要参考指标”(见附件1);被评价企业存在特殊情况的,可结合实际选取部分指标或另选指标进行评价。相关指标和调研对象选取要充分考虑后评价的相关性、代表性、客观性和可行性。对于规模较大具有集团化特点的混改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向相关重要子企业延伸调研。具体调研方式可以采用现场调研、电话调研、网络调研等多种可记录方式开展。

第十六条  前后对比法。就混改前后企业相关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问题,研究分析原因,用以评估混改实施成效。

第十七条  行业对比法。根据所在行业,在具有相关标杆公司、上市公司或绩效评价标准等数据情况下,对混改前后企业相关情况与行业标杆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用以进一步增强对被评价企业评估分析的准确性。

第十八条  单项维度确定评估等级。评价实施主体对四个单项维度逐一予评价等级。每个单项维度针对评价各项内容,全面调查分析评估后,综合确定评估等级。其中,各项评价内容中总体(超过半数以上指标)完成出色并超出预期或达到行业优秀标准,且其他内容符合预期或达到行业良好标准的,给予A级评价;总体达到预期目标或达到行业良好标准,其他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或达到行业平均标准的,给予B级评价;总体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或行业平均标准,存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问题的给予C级评价;未达到预期目标、不达行业平均标准或存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但不严重问题的给予D级评价;存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严重问题的给予E级评价。

第十九条  整体确定评估等级。获得整体A级,需要企业主体评价获得A级且其他单项获得一个以上A级,其他均不低于B级;获得整体B级,需要企业主体评价获得B级且其他单项获得一个以上B级,其他均不低于C级;获得整体C级,需要企业主体评价获得C级且其他单项获得一个以上C级,其他均不低于D级;获得整体D级,需要不存在E级;存在任何一个E级,整体就被评为E级。整体评估等级按照符合条件的最高等级确定。

第二十条  混改实施过程专项评价。主要评价混改实施过程是否进行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是否符合混改相关规范要求,是否履行必要的改制程序,是否存在实施不规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在企业第一次实施后评价时,评价情况予以单独列示。

第二十一条  混改实施过程合规性、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到位的,给予B级评价,对于难度大、复杂程度高的混改实施过程经认定可由B级定为A级;如果混改实施过程存在形式不合规或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不足,但总体实施混改顺利的,给予C级评价;对于混改实施存在实质不合规或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严重不足,且造成较严重后果的,给予D级;对于因混改过程不合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给予E级评价,在省属企业年度考评等级时予以扣分,并按照相关规范追究责任。

第四章  评价步骤

第二十二条  制定方案。根据省属企业混改情况,制定后评价工作方案,明确后评价重点、评价对象、评价实施主体、任务要求、时间安排和工作流程等内容。进场开展后评价前,应向有关集团本级下发开展后评价工作通知,部署后评价工作。有关集团本级需组织做好被后评价企业自评,按照混改企业概况、实施过程企业主体评价等相关内容(可参考附件2)编写上报自评报告,并做好其他现场实施相关准备。

第二十三条  现场实施。根据后评价工作方案,评价实施主体进场开展现场调研,了解被评价企业基本情况,听取被评价企业情况介绍,整理核对自评报告和相关备查材料,开展专项问卷调研,与投资者、员工及客户分类访谈,开展行业研究,与行业领先企业对标,全面整理、收集、分析后评价相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  分析评价。结合后评价相关要求,评价实施主体通过前后对比、行业对比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评估等级标准进行评估等级评定,编写形成每个样本企业后评价报告(提纲见附件2),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所有企业总体后评价报告。总体后评价报告应包括样本企业实施混改总体情况,混改前后各方面变化情况,混改后推进改革发展做法,与行业标杆企业对标情况,改革过程中积累经验、存在不足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内容。

第二十五条  评审反馈。省国资委相关处室牵头汇总,组织有关专家对各样本企业后评价报告和总体后评价报告进行评审。根据需要,可对有关问题情况进行补充沟通,必要时可征求企业意见,对后评价报告予以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征求委领导、监事会和处室主要负责人意见后,最终确定报告和综合评定结果。结果报省领导和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阅,并计入企业改革信息化档案。

第二十六条  结果运用。对于后评价反映的共性问题,通过修改完善相关制度进行规范。对于存在个性问题或D级评价E评价企业的,及时将问题反馈省属企业进行整改。对于经验做法、成效和亮点,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在省属企业中进行宣传推广。对获得A级评价的优秀企业,在相关集团年度考评等级时予以加分并进行通报表扬。

第五章  工作纪律

第二十七条  参与后评价工作人员,包括聘请的专业咨询机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纪律要求,签订保密协议,对工作过程中获悉的相关企业信息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

第二十八条  被评价企业要真实、准确、完整地提供混改相关材料,并根据后评价反馈意见认真组织整改落实。如发现存在隐瞒情况、提供虚假资料、未按要求落实整改等行为,省国资委将对相关企业予以通报批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省属企业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本集团混改后评价相关制度,对所属混改企业开展后评价工作。通过后评价,对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对发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也要按照规定程序及时予以动态调整,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完善制度规定。

第三十条  省国资委代管的集体企业依照本办法执行。非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或监管职责的其他省属企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各市、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实际建立企业混改后评价相关制度。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国资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

 

附件:1.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评价主要参考指标

2.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评价报告提纲


附件1

 

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评价

主要参考指标


 

评价

维度

评价

内容

序号

具体

内容

评价说明

企业

主体

评价


完善

治理

1

党建引领

1.评价企业是否依法依规加强党建相关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2.评价混改前后党建工作变化情况;

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2

治理能力

优化

1.评价企业是否根据混改目标,对法人治理结构及公司章程进行调整和完善;

2.评价企业治理能力决策是否有效改进等变化情况;

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3

制度体系

优化

1.评价企业各项制度是否依据混改目标进行必要修改和完善;

2.评价相关制度是否有效适应企业变化;

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4

资本结构

优化

1.评价新引入股东及股比结构与混改设置目标是否匹配、是否合理;

2.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企业

主体

评价

完善

治理

5

监管机制

优化

1.评价企业国有股东与混改企业是否有“向管资本转变”方面的制度安排及相关举措;

2.评价混改前后企业国资监管制度优化情况;

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强化

激励

6

团队能力

建设

1.评价企业是否加强团队能力建设;

2.评价企业混改前后团队能力变化情况

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7

人才培育

引进

1.评价企业是否涉及人才培养、关键人才引入等方面的工作安排;

2.评价企业在关键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方面的作法及成效;

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8

激励措施

1.评价企业是否有中长期激励、内生活力激发等方面工作安排;2.评价企业在激励方面相关的作法及成效;

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9

激发创新

1.评价企业是否有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工作;

2.评价企业在激发创新创业动能等方面的作法及成效;

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企业

主体

评价

突出

主业

10

战略实现

1.评价企业在功能定位、预设战略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方面是否达到目标;

2.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11

协同发展

1.评价新引入股东对混改企业在人才、市场、资金、技术和产业等方面协同支持及兑现落实情况;

2.评价新引入股东在协同度、匹配度方面是否带来积极影响;

3.评价混改前后企业变化及取得成效。

12

国有资产

保值增

1.测算混改时存量产权转让、增资扩股或新设成立时国有资本增值比率;

2.以交易成交价(对应企业估值)与同行业领先企业指标进行比较,评价混改国有资本增值效果。

13

品牌提升

1.评价混改前后企业在品牌形象、声誉、知名度等方面变化提升情况;

2.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提高

效率

14

财务绩效

提升

1.测算混改企业最近会计期间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财务绩效指标变化;

2.评价企业混改前后总体股东价值和财务指标变化情况;

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企业

主体

评价

提高

效率

15

管理效能

提升

1.混改企业在决策效率、质量等方面是否有效能提升安排;

2.评价企业混改前后管理效能变化情况;

3.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16

市场化

经营机制

提升

1.混改企业在市场化选人用人制度方面是否发生积极变化;

2.在市场化用工机制方面是否发生积极变化;

3.在市场化薪酬分配方面是否发生积极变化;

4.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17

市场

竞争力

增强

1.评价企业市场份额、核心竞争力、市场拓展能力、风控能力等方面变化情况;

2.可通过对标分析进一步分析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

投资者

评价

投资者相关

评价

内容

18

参与治理

决策

投资者在股东和董事作用发挥、权益保障措施、参与企业决策等方面评价及相关建议。

19

投资收益

与协同

投资者对混改企业在经营效益、资本回报、分红情况、协同效应等方面评价及有关建议。

20

经营机制

改善

投资者对混改企业在经营效能改善、管理水平提升、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机制转换等方面评价及有关建议。

21

沟通机制与信息

披露

投资者对股东沟通与信息披露机制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等方面评价及有关建议。

企业

员工

评价

员工

相关

评价

内容

22

文化

认同度

员工对企业文化、愿景、使命价值观、管理方式、以及混改提升认同方面评价、问题与建议。

23

管理效能

员工对企业管理效能、运行效率、经营效益、团队建设、混改提升管理效能等方面评价、问题与建议。

24

工作

满意度

员工对企业薪酬考核分配、工作满意度、人文关怀、混改提升工作满意度等方面评价、问题与建议。

客户

评价

客户

相关

评价

内容

25

满意度

对企业承诺履约、形象口碑、客户信赖、产品(服务)质量等方面情况评价。


附件2

 

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评价报告

参考提纲

 

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评价主要从企业主体、投资者、企业员工、客户四个维度,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混改前后指标对比和行业横向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总结经验并提出建议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概况

混改前后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历史沿革、注册资本、股权架构、组织结构、三会一层成员构成、员工情况、业务情况、财务情况、成员企业情况,主要资产、债权债务等方面情况。

二、混改实施过程

(一)混改准备情况。混改前企业现状及遇到的问题、混改总体思路、混改基本原则、混改主要目标、企业发展规划、混改专项审计及评估情况、投资者引入方案、员工持股方案、保障措施、资产处置方案(如有)、人员安置方案(如有)等。

(二)混改实施情况。混改决策履行情况、决策资料完备情况、混改实施步骤、投资者入股情况、员工入股情况、混改目标完成情况、公司章程及相关内控制度完善情况、治理及经营机制完善情况、混改后实施的改革措施与成效等。

三、后评价组织实施

包括但不限于评价实施主体组成、后评价工作开展情况、被评价单位协助配合情况、后评价工作范围与内容、评价方法选择、分步推进情况、后评价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四、混改企业评价

(一)企业主体评价。

(二)投资者评价。

(三)企业员工评价。

(四)客户评价。

(五)混改整体评价。

五、主要经验、不足、结论和相关建议

(一)混改主要经验。

(二)混改存在不足。

)下一步深化混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