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开年以来,浙交所及各分中心国有资产、国企采购、农村产权等各类产权交易项目挂牌金额342.85亿元,同比增长158%;成交金额244.48亿元,同比增长257%。
一季度,全省产权交易机构坚持“开局就要起跑、起步就是冲刺”,发扬“六干”精神,切实把挑大梁的责任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成效上,一着不让紧抓当前、抓好当前,全力以赴夺取首季“开门红”。
锚定一季度“开门红”
开年以来,浙江产权市场运行回升向好态势更加明显,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年初,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第四届会员大会暨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浙交所获评“产权交易机构综合评价30强机构”“产权交易机构综合评价‘服务创新’30强机构”“产权交易机构综合评价‘行业贡献’30强机构”。浙交所选送的“中江系”破产资产转让案例获评“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的经典案例”。
浙交所董事长杨奇军在主持召开公司年度工作会议时强调,浙交所要引领全省分中心坚定信心、锚定目标、铆足干劲,以实际行动和过硬业绩扛起挑大梁、作贡献的产权市场担当。一季度,围绕浙交所“七大行动”年度重点任务,公司领导班子及各部门负责人深入20余家重点客户、兄弟机构、合作单位,围绕“统一大市场建设、营商环境优化、‘两新’工作提速、存量资产盘活、国企招采平台建设、服务链条延伸、创新业务研讨、难点项目研究、资源共建共享”等重点课题,问计问需,共话发展,携手朝着首季“开门红”目标加快奔跑,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关键在于紧跟政策趋势、紧贴市场需求,不断刷新创新平台建设“进度条”。
2月份,由省国资委指导监督、浙交所建设运营的“浙企采”国资国企综合采购服务平台交易场所正式揭牌启用,标志着“浙企采”平台在实体化服务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该平台为企业采购活动提供采购数据归集、活动组织、智慧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等全链条服务,运用13个围串标监管模型,助力省纪委监委、国资监管部门智慧监督。浙交所及各分中心积极推进各地市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省范围内入库评审专家合计超13000名,累计项目成交金额超500亿元,不断推动国资国企招采市场规范、透明、阳光。
同月,由温州数据交易中心和浙江省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平台“数知通”联合打造的“温州数据交易中心数据知识产权专区”正式上线。该专区共上线数据知识产权5798条,这是深化我省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在交易运用领域的重要举措,对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我省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流通提供了新的动能。
此外,由衢州市营商办指导、衢州市产权交易中心开设,位于衢州市阳光交易平台的网上中介超市服务窗口受到多方关注。衢州政务信息(要情)》2025年第四期专题刊发了《我市深化涉企中介服务改革,有效减轻企业运营负担》,总结衢州分中心在设立中介服务专窗、打破信息壁垒、破解中介资源分散、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的创新做法。
冲刺一季度“开门红”,浙交所及各分中心是主战场,省市一体呈现比学赶超、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全省产权交易业务亮点纷呈,在推进政策落地、创新发展、保值增值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浙交所挂牌某省属企业持有非主业股权转让项目,对接国有企业与山区海岛县资源,助力挖掘“两非”项目投资价值。绍兴分中心挂牌的某村集体共富项目,主要用于民宿投资,有力支持当地特色经济发展;湖州分中心挂牌的某租赁权项目,年租金溢价率高达1155%,创下湖州地区同类项目溢价新高;台州分中心挂牌的某工程渣土消纳经营权项目,挂牌金额高达11.96亿元,为资源高效利用提供重要支撑;丽水分中心挂牌的某建筑物残值处置转让项目,溢价率高达85.83%,助力废旧资产“残值”变“增值”。
从“浙交汇”平台2月份交易数据看,各分中心表现突出。其中,义乌分中心挂牌和成交宗数均居全省第一,成交率达64.9%;温州分中心的交易活跃度排名全省第二;台州分中心承接大额资产转让项目,挂牌金额位居全省第一。
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浙交所及各分中心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节奏、分秒必争,不断巩固和增强浙江产权市场向好态势,从创新发展的累累硕果,到服务国资国企改革的忠诚担当,全省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阔步前行。